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369
今天,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围绕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以及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发布
有哪些目标?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空间科学任务部署、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依据。
规划明确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统筹协同、坚持开放合作。
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总目标是:
梯次布局和论证实施国家空间科学任务,统筹和强化任务驱动的基础研究,打造空间科学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取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原创成果,实现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跻身国际前列,成为空间科学强国。
5大主题、17个优先发展方向
有望获突破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中提出了我国有望取得突破的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主题1“极端宇宙”。主要是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揭示极端宇宙条件下的物理规律。该主题下的优先发展方向包括:暗物质与极端宇宙、宇宙起源与演化、宇宙重子物质探测。
主题2“时空涟漪”。主要是探测中低频引力波、原初引力波,揭示引力与时空本质。优先发展方向是空间引力波探测。
主题3“日地全景”。主要是探索地球、太阳和日球层,揭示日地复杂系统、太阳与太阳系整体联系的物理过程与规律。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地球循环系统、地月综合观测、空间天气探测、太阳立体探测、外日球层探测。
主题4“宜居行星”。主要是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其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可持续发展、太阳系考古、行星圈层刻画、地外生命探寻、系外行星探测。
主题5“太空格物”。主要是揭示太空条件下的物质运动和生命活动规律,深化对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等基础物理的认知。该主题下的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微重力科学、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空间生命科学。
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公布
分三个阶段
发布规划中还提出了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
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至2027年
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论证立项5~8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第二阶段 2028—2035年
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等的科学任务,论证实施约15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
第三阶段 2036—2050年
论证实施30余项空间科学任务,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编辑:王琴】 新闻结尾
鉴黄师视频网站:这份职业,你真的了解吗?的相关文章
以“人生八雅”连接古今 南昌如何呈现以文塑旅的时尚盛宴?的相关文章
(身边的变化)浙江:科技兴粮端牢“饭碗”
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电比例进一步提升
黑龙江: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8年增长96.8%
“山河与共——辽金历史文化主题文物展”将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
国歌灌制地上海百代小楼推出《礼赞》特展
西南地区持续阴雨天气 华北黄淮等地大气扩散条件逐步转差
加拿大9月通胀率回落至43个月以来最低水平
福建省南平市崇阳溪漫游道开通 串联武夷山多个自然与人文地标景观
报告:上海在全球ESG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
古琴名家奏响南孔圣地 传世古琴亮相浙江衢州
“远离全球合作的又一步” 多方强烈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粤港澳大湾区)粤澳跨境数据验证服务覆盖大湾区内地多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