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754
中新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一篇论文称,研究人员通过开展一项气候变化的建模研究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气候变化可能使野火烟雾相关的人类死亡比例增加了约10倍。其中,南美洲、澳大利亚、欧洲和亚洲北方森林是死亡率水平最高的地区。
该论文介绍,森林火灾烟雾和其中的微小颗粒物(也称PM2.5,即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已知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最新估计认为,全球每年约有多达98748人死于与火灾有关的烟雾。在过去数十年间,积极的火灾管理和灭火活动减少了火灾,但气候变化延长了火灾多发季节,增加了全球的燃烧面积。
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Chae Yeon Park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用3种火灾—植被模型研究了全球在1960年至2019年间的危险火灾排放变化。他们通过比较重现历史观测数据的模拟结果和排除历史气候变化、作为对照的假设模型研究发现,在20世纪60年代,大约1%—3%的火灾死亡人数可归因于气候变化,而到了21世纪10年代,这一数字约为5%—28%,具体数字取决于所使用的模型。
这也使得气候变化导致的超额死亡,预计从20世纪60年代的不到669例增加到21世纪10年代的12566例,其可归因于气候变化的火灾增加大多发生在热带森林和草原、北美温带森林、欧洲地中海森林以及北方森林附近。此外,由于大气运输和人口暴露的影响,可归因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南美洲、北半球非洲、欧洲,以及亚洲北方森林附近。
论文作者指出,由于包括燃料供应和气候模式等一些变量的存在,要在全球范围内找到气候变化和火灾(包括从中产生的颗粒物)的直接关联很难。但他们认为,本次研究在某些区域已建立起气候变化和火灾死亡间的明确关联。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本次研究中用到的3个模型,尽管在颗粒物与死亡率关系中体现出不同归因水平,但所有3个模型在特定地区都显示出一致的趋势。(完) 【编辑:陈彩霞】 新闻结尾
刘谋教你如何把握机会,改变人生轨迹的实用技巧的相关文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常委、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秦如培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相关文章
世界制造业大会签约侨企和港澳项目超363亿元
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 北京孔庙举行祭孔大典
洪秀柱:希望台湾年轻一代多到大陆看看
青铜峡市农文旅宣传推介活动走进西安
(中国新貌)走向世界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步入新阶段
重庆举行专家创新大讲堂 以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